《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目次及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全人类共同价值对西方现代意识形态的超越
李尚宸,张志丹
摘要:由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意识形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逻辑的全球化推动着西方现代意识形态的全球性扩张,西方现代意识形态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潜在危机,即主体性原则背后的工具理性畸变、个人主义导致人类生存共同体分离以及现代公共生活伦理规范缺失。基于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来确证西方现代意识形态的悖论,由此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全人类共同价值对西方现代意识形态超越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引领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人类总体生存与发展的平等性追求以及全球治理新秩序的构筑,深刻彰显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自觉及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全人类共同价值;现代意识形态;资本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国哲学
亚里士多德论营养灵魂
田书峰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把灵魂界定为潜在地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第一现实性,这种现实性就体现在灵魂的不同功能和部分上,这包括营养、感觉、理性、欲求和位移运动等功能,其中,灵魂的营养功能是最根本的,但营养灵魂的功能不只是吸收营养,还包括生殖。本篇论文主要论述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亚里士多德在II 4的开端提出了双重优先性的研究方法,现实活动优先于能力或潜能,而对象又优先于现实活动,但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对营养灵魂的讨论并没有遵循这个方法,而是把营养能力视为优先的,它才是自然生命体生长和生殖的原因或本原。第二,既然营养灵魂的功能更在于生殖,为什么这个灵魂部分不能被称为生殖灵魂?第三,食物与被营养者的关系究竟是相同者与相同者的关系,还是相反者的关系,这也是一个需要解释的疑难。
关键词:营养灵魂;亚里士多德;生殖;潜能与现实
论康德伦理学中的自我关切
董滨宇
摘要:在斯洛特(Michael Slote)等一些研究者看来,康德声称只有促进他人的幸福才是道德主体所应该承担的德性义务,而促进个人的幸福并不属于这种义务的范畴。对此,斯洛特批评其理论由于缺乏自我关切的维度而将导致“自我—他人的不对称性”,这不仅与康德所提出的定言命令相冲突,而且将产生实际行动上的不良后果。同时,康德在谈及人们是否有追求自身幸福的义务时,其表述始终是含糊不清,论证上也存在着矛盾性。本文将反驳这些批评与质疑,指出在康德的道德理论中,定言命令首先从根本意义上保证了自我关切,而且也能够支持“自我—他人的对称性”,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符合道德要求的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实际上仍然属于我们的德性义务,另一方面,只有在主观上将促进他人的幸福作为“直接义务”,我们才能够达到保证每一个人利益实现的整体性幸福的境界。
关键词:定言命令;幸福;自我关切;康德
中国哲学·伦理学
心即礼——王阳明心学体系下的礼学重建
赵文宇
摘要:王阳明在其心学体系中对礼学进行重建,内容包含以下三点:首先,礼是心之“条理节文”为王阳明礼学的原理。良知和礼是本末源流的关系,礼是良知在具体情境中的自然呈现。其次,致良知是王阳明礼学工夫的头脑。礼节的研习有必要,但只有处在与良知的本末关系中作为致良知的途径才有存在的意义。最后,权变是王阳明礼学实践的原则。当礼节之间因条件限制无法兼容必须有所取舍时,应视价值高低裁断。王阳明主张以良知为根据,兼顾风俗,以简易为原则改革礼制,乡约被纳入礼籍。王阳明礼学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个体性、变通性、大众化和实践性。
关键词:王阳明;礼;致良知;权变
科技伦理治理中的全过程审查机制构建
杜盼盼,徐嘉
摘要: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所带来的伦理风险也与日俱增。为了应对这些伦理风险,进行科技伦理治理就成为必然。在科技伦理治理中,建立全过程的伦理审查机制至为关键。全过程伦理审查机制将科技活动划分为议程设置、产品研发和使用三个阶段,依据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六种伦理审查形式或制度,即专业审查、公众质询、“伦理屏风”、“道德物化”、风险反馈与伦理救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扩展性伦理评估委员会为核心,基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的全过程伦理审查机制,以期不断推动科技向善,造福人类社会。
关键词:科技伦理治理;全过程;审查机制
社会学
途中负担:理解农村生育率下降的一个视角
刘升
摘要:持续的撤点并校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低龄学童只能到城镇读书,这打破了过去“村校一体”的教育空间结构,不仅造成了农村儿童上下学空间距离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让上下学途中的物理空间转移到了村庄熟人社会的监管之外,导致了“空间脱管”。为此,过去由村庄社会承担的部分儿童照护成本现在只能由家庭全部承担。而无论农民家庭采用何种应对方式,都会增加新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等,这就构成了农民家庭的“途中负担”。“途中负担”是农民家庭教育负担的一种表现,它的出现迫使农民家庭从家庭理性角度出发而主动选择降低生育率。这就构成了“撤点并校—进城读书—负担增加(途中负担)—生育降低”的内在机理。面对“途中负担”不断扩大的趋势,可以通过发展乡镇学校和城镇公益照料、推广学校寄宿等方式来适当降低“途中负担”,提高农民家庭的生育能力。
关键词:撤点并校;空间脱管;陪读;教育负担;生育负担
乡村治理现代化:意涵、困顿与理路
詹国辉
摘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地化实践的面向,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现实课题之一。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意涵表征出五维结构关系。同时,理论、历史与价值等三维逻辑型塑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本体性。那么,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面临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不足、自治主体的“弱治理”、乡村法治的缺位、乡村德化成效的断裂、数字技术与乡村情境的“脱嵌”等多维现实困顿。为此,通过“以政治强引领、以自治强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智治强支撑”的五位一体的治理有效路径,力图全面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旨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乡村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
管理学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刘明
摘要: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检验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更换被解释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企业高技能人才集聚水平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正向调节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此外,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本文发现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赋能企业创新的政策效应在知识密集型行业和东部地区、高管具有海外经验与金融背景以及两职分离的企业更加显著。本文有助于厘清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我国以数字技术驱动企业创新、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企业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
法学
论财产犯罪中股权的占有及转移
王昭武,杨晶
摘要:股权属于财产性利益,股权并不是抽象的公司财产,股权的财产属性体现为股东的盈余分配权及股权转让权。财产性利益的占有方式体现为对权力的实际行使和支配,股权的占有方式体现为实际行使具有财产属性的股东权利,股东凭借股东名册的记载和登记机关登记行使股东权利并排他性地实现股权的占有。变更股东工商登记的行为是股权的转移占有行为,但只有在公司内部完全排除股东行使股东权利才是股权占有转移的完成。
关键词:股权;财产性利益;占有;占有转移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刑法发展
童德华,刚青卓玛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刑法学价值存在从侧重自由保障到自由与安全二元价值并重的转型需要,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塑刑法的价值需求,推进自由与安全二元价值在刑法中的融合。犯罪学实践范式具有消极性、滞后性,难以承担引领刑法学研究的理论重担,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重构刑法的实践范式,重视具有积极性、前瞻性的国家安全学实践范式对刑法学发展的指引作用。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一要调整刑事政策,坚持刑事政策发展的系统性导向;二要强化安全的刑法保障,以人民安全为理论根基促进刑事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发展;三要激发刑事司法机能化,推进刑事司法在个人、社会、国家三重安全面向的机能性构建。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刑法学发展;刑事政策;立法价值;刑事机能化
论企业合规中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协作——以自贸试验区为例
段君尚
摘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其中企业合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多方主体的作用,尤其是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协作。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协作推进企业合规改革,既是诉源治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检察监督的应有之义,在日常企业合规、涉案企业合规两大场域均有所体现。目前来看,自贸试验区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协作初见成效,但仍面临法律依据不明、合规指导不足、合规互认不佳等问题。未来可以通过联合发布规范性文件明确机关职责定位,提供精准法律服务,畅通行刑衔接路径,强化合规激励作用,以助力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
关键词:企业合规;检察机关;行政机关;诉源治理;自贸试验区
《宪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宋才发
摘要:《宪法》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根本法。《宪法》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法律资源,发挥着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宪法》规定的根本任务,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进步是政治基石,共同富裕是必由之路,精神文明是思想保障,党的领导是核心力量。需要遵循《宪法》规范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依据《宪法》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遵循“良法善治”推进基层社区和乡镇社会化治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宪法;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
投稿邮箱
yndxxb2222@163.com